发布人:
系统管理员
信息来源:
科技日报
发布日期:
2024年03月06日 17:06 浏览次数:
25042
9月的深圳大鹏湾畔,海风吹拂,一场属于科学家的荣耀盛典在这里举行。9月23日至24日,第五届“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暨第三届青年科学家50^2论坛在深圳举行。48位2023年“科学探索奖”获奖者和他们的家人一起,站在聚光灯下,接受掌声与嘉奖。
今年“科学探索奖”迎来不少新变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彭新华、同济大学教授周颖、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邹丽的获奖,让“科学探索奖”在数学物理学、交通建筑两个领域首次出现女性获奖人。此外,本届“科学探索奖”还迎来首位外籍非华裔获奖人——香港大学副教授Joseph
Ryan
MICHALSKI,其关于火星生命的研究计划打动了评委。清华大学天文系教授、“科学探索奖”发起人毛淑德认为,外籍非华裔获奖人的出现,说明我国对全球优秀科研人才产生了一定的吸引力。
“科学探索奖”每年资助不超过50位青年科学家,今年实际资助48人。这是奖项设立以来首次资助人数未满额,杜绝了“为评而评”,严格遵循实事求是、宁缺毋滥的原则。作为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计划之一,“科学探索奖”于2018年设立,由杨振宁、饶毅、施一公、潘建伟、谢晓亮等14位知名科学家与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共同发起。奖项覆盖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10个领域,每位获奖人将在5年内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并可以自由支配。
今年是“科学探索奖”设立5周年。过去5年,“科学探索奖”已累计资助248位青年科学家,鼓励青年科技人才勇闯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无人区”。目前,在“科学探索奖”获奖人中,共有7位获奖人的研究成果入选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位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众多获奖人在国际核心科学期刊上发布重大科研成果,已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一支精锐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