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市政协聚智“商量”唤醒老建筑 变身博物馆和民宿 老建筑获新生
发布人: 系统管理员       信息来源: 舜网        发布日期: 2024年03月06日 16:45      浏览次数: 1465

在古建筑保护中,修复只是基础层面,如果修好后仍将之封存,那么经年累月后,古建筑仍难以避免地重返颓败腐朽之态。唯有活化,也就是将它科学合理地再利用,才能使之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7月10日,济南市政协第二十七专题“商量”第二次现场商量,围绕“唤醒老建筑赋能新济南——加强老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这一主题,调研了老洋行、蔡公时纪念馆、小广寒电影博物馆、曲山艺海博物馆、德华银行旧址,并对活化利用老建筑建言献策。

提起纬六路27号的“老洋行”,济南人都耳熟能详。跨越百年,这座老建筑历经平移与改造,现如今被改造成民宿并开始营业,包含18间客房。

市政协委员、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铭认为,文物建筑、历史建筑最好的保护就是就地保护,保持其历史原貌。这需要先以法规的形式确定建筑的“身份”,是文物还是历史建筑,同时需要各个部门进行合作对建筑进行保护。

在济南,不少老建筑变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特色博物馆。

位于经四路370号的蔡公时纪念馆是一幢由19世纪末德国人设计建造的二层小洋楼,自2012年5月3日开放以来,现已成为人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的重要纪念性展馆,成为了社会大众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位于万达广场内的曲山艺海博物馆,原为山东红十字会诊所旧址,如今,这里的展厅内以图片、实物资料等形式展示中国戏曲、文艺发展盛况和济南在当时曲艺文化发展中社会地位。从去年6月份开始,位于经二路191号的德华银行旧址开始了新一轮的修缮保护。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相关负责人王刚表示,该建筑修缮完毕后,初步打算将山东省钱币博物馆迁移到这里。

市政协委员王婷婷则建议,保护活化老建筑的基础上,投入相应资金,进入民间资本,建设开发老建筑互联网“云”平台,建设成为服务型老建筑网上博物馆,并使之成为承载城市新功能的文化地标,为济南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新时报记者李栋印)

原标题:市政协聚智“商量”唤醒老建筑 变身博物馆和民宿 老建筑获新生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返回首页
更多新闻,欢迎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百灵网官方微信(beelink1998515)
资讯
热点专题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