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ert title here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资讯
传统节日:不废江河万古流
发布人:刘新      信息来源:半月谈网      发布日期:2018-12-10 15:36:54      浏览次数:10233次

  


  2018年9月24日,演员在广西南宁孔庙举行的中秋拜月大典上表演 陆波岸/摄

  “节,竹约也。”

  在先人创造“节”这个汉字的时候,它的本义就是竹节。

  许多植物的茎上都有节,而唯有竹子生长竹节最为明显,最有规律。在杭州市余杭区中泰街道紫荆村,那里种植的苦竹是笛材上品,直径均匀,节长等分。当地的笛箫产量占到全国的八成。

  中华文化历来注重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先人在观竹造字的时候,必然会赋予“节”字更多的含义:

  竹子在生长,时间在流逝。竹有节,时亦可有节。于是“节”就多了一层指代——时节、季节、节气、节日……

  从那时起,“节”就成为中国人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有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传统节日,不同的传统节日留下了丰富的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佳节变“吃节”的文化奥秘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有学者研究发现,流传至今的大部分传统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而到了汉代,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就已经定型。

  但是步入现代社会以后,许多中国人却会有“今不如昔”之感,似乎传统节日留给大家的只有一个字——“吃”。好几年前,网络上就流行着这样的段子:端午成了粽子节、中秋成了月饼节,好在汤圆亦可称元宵,元宵节才不至于沦为“汤圆节”。

  对于佳节变“吃节”,我们大可不必早下定论,哀叹节日衰落。味蕾往往最能直指心灵,唤醒记忆。法国大作家普鲁斯特尚且能在《追忆逝水年华》里从“小玛德莱娜点心”追溯自己在贡布雷度过的童年,为读者展现意识流的经典笔法,又何况是在“民以食为天”且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的中国?且纵观世界各国,节日文化和饮食文化总是那么的水乳交融,譬如美国人在感恩节餐桌上必备火鸡。

  事实上,随着交通日益畅达,网络连通四海,人们逐渐发现,貌似家常便饭的节日标配也存在着地域差别。例如,每到元宵节和端午节,网民们都会半真半假地发起甜党和咸党“孰为正统”的争辩,但是甜党和咸党也并非忠贞不二,元宵的甜党往往到了端午就成了咸党。这样充满趣味的文化交流,对节日文化或多或少是个补充。

  文化如川,亘古至今,它会有传承也会有演进,扬子江口的澎湃巨浪绝非仅是青藏高原的冰川融水。而在演进的过程中,旧有的文化内涵可能就会被淘汰。淘汰的原因是多样的,有对迷信的摒弃。例如,从先秦直到宋代,社会上都认为端午降生的子女会妨克父母,生于端午的孟尝君,降生后其父就想抛弃,宋徽宗的生日同样在端午,当上皇帝后就把自己的生日改为十月初十。而到现代,有谁还会忌讳自己或子女的生日在端午节呢?

  也有对自然的认知。试想,一个小学生翻开《十万个为什么》,知道牛郎星和织女星间的距离超16光年,那老祖母给他讲过的牛郎织女七夕鹊桥相会的故事可能就要訇然瓦解。对此,鲁迅在杂文《春末闲谈》里也有一番妙论:童年时看到古名蜾蠃的细腰蜂捕捉青虫,真以为是《诗经》中所说是带去化为“螟蛉之子”,后来才知道自然的奥秘——它只是捉去给幼蜂当食物而已。“科学虽然给我们许多惊奇,但也搅坏了我们许多好梦”。

  更重要的,则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在农产品供给大为丰盈的当下,饫甘餍肥的现代人已经不需要只在年夜饭才能大快朵颐。当纺织业脱离了家庭手工业阶段,进入大机器工业时代,妇女自然不必在七夕时“乞巧”。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亲人间聚少离多已是常态,无论是元宵还是中秋,对于加班族来说,“团圆”已经不是请假的好理由。

  故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节日文化中,有一部分在流逝,有其客观必然性。而因为唯有美食恒久远,传统节日文化中的食文化则会在时代大潮前成为中流砥柱。

  节日活化在日常生活之中,是最好的保护

  既然如此,传统节日还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吗?答案自然是肯定的。所谓“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人处天地之间,通四时之气,自然也要和其中的节律合拍,节日无非是合拍的一种表现。

  我们需要传统节日,因为要追寻自己的文化之根,从而寻找自己生命的基石。如果知道我们的祖先端午也吃粽子,同时也必信我们的子孙端午也吃粽子;如果知道我们的祖先中秋吃月饼,同时也必信我们的子孙中秋也吃月饼,那么,“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三大问题就有了着落。

  正如著名学者葛兆光所说:“一个传统的中国人看见自己的祖先、自己、自己的子孙血脉在流动,就有生命之流永恒不息之感,他一想到自己就是这生命之流的一环,他就不再是孤独的,而是有家的,他会觉得自己的生命在扩展,生命的意义在扩展,扩展为整个宇宙。”

  我们需要传统节日,还因为要用仪式感来约束我们。古人有言: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正如力学研究发现,竹节能为竹子的受力结构起到补强作用一样,仪式感能够帮助人们形成集体记忆,形成自我暗示,“使某个日子区别于其他日子,使某一时刻不同于其他时刻”,感受到自己真正在生活。

  因此,面对传统节日的现状,我们大可不必“为赋新词强说愁”,更要看到它“不废江河万古流”的生命力。一方面,我们需要呵护好传统节日的火种,使之重燃文化之火,要从人民群众最有迫切需要的角度着手,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大政策倾斜优惠,不要让群众成为办节的看客,而应让人民成为节日的主人。“百姓日用即道”,让节日活化在日常生活之中,这是最好的保护。

  另一方面,我们则要让传统节日推陈出新,不要过多苛求。追溯节日文化的发展,可谓层累叠加,清明和寒食就有过此消彼长最终融合的过程。放眼当下,传统节日也需要增加一些新鲜血液。以七夕为例,有专家不同意把它比附为“中国的情人节”,这当然有强调中国文化自信的一面,但是随着婚恋观念的变迁,让更多的青年男女体会“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意境,想来不无裨益,也不至于消解“牛郎织女”的故事内容。(半月谈记者 冯源)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返回首页
更多新闻,欢迎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百灵网官方微信(beelink1998515)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点赞有0人与您观点相同
资讯
热点专题
热点新闻
Insert title here